從做第一件好事的那天起,陳虹就開始了一場公益事業(yè)的“馬拉松”。她是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(qū)廉租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員,也是70多個慈善公益組織的管理員、志愿者。雖然身患重病,但她從未拿病情作借口推脫過任何工作。她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將奉獻做為自己的人生準則。
1.七歲踏上公益路 做好事卻喜歡“隱姓埋名”
與公益結緣,是在陳虹7歲那年。1985年,當時的陳虹還在上小學,有一次回家的路上,她看到一位老人獨自坐在家門口。得知老人是一個人生活后,陳虹便經(jīng)常去給老人打掃衛(wèi)生,陪老人聊天。在那次“啟蒙”之后,她就在公益事業(yè)的道路上越行越遠。
31年來,她先后做過70多個慈善公益組織的顧問、常務理事、管理員和志愿者,組織參加各種慈善公益活動千余次,直接救助、幫扶遺老孤兒等弱勢群體千余人,經(jīng)她努力而促成的實質(zhì)性善款已過百萬元。“我們經(jīng)常去看望孤寡老人,饒伯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位。他生活困難,住煤棚,但他很樂觀,愛照相,可惜他走了。還有肖婆婆,她很可憐,自己一個人終老。我們也經(jīng)常組織志愿者去幫助殘疾、病患,還組織募捐幫他們籌錢……”對于每個被幫助過的人,陳虹都如數(shù)家珍。
然而,陳虹做好事卻喜歡“隱姓埋名”。她從來不希望別人關注到自己的個人信息,因此很少有人知道陳虹的實名。陳虹有一個博客,名字叫“古道熱腸的博客”。這個博客主要記錄她每次慈善公益活動的過程,但博客上卻看不到有關陳虹的任何個人信息。“她參與公益活動和開設微博,都僅限于對公益活動的宣揚和對熱心人士的回應,完全不以塑造個人形象為目的!笔熳R她的公益活動志愿者說。
每次公益活動,陳虹都領頭捐款,而且捐得最多。很多不清楚陳虹實際情況的人,都以為她“財大氣粗”,可她身邊的人都知道,在外人面前保持“開心果”形象的她,有很多不為人知的“痛處”。
陳虹家境并不寬裕,她與老母親相依為命,住在一套狹小、潮濕的房子里。由于自幼患哮喘、中耳炎等疾病,她需要常年服藥治療。她微薄的工資被治療費用占去了很大一部分。
2011年,陳虹又被檢查出患有特發(fā)性血液疾病,醫(yī)生當場發(fā)出了病危通知書。但是,堅強的陳虹并沒有被病魔打倒,即使知道自己隨時可能病倒,但她依舊堅持著公益事業(yè),并自愿向當?shù)丶t十字會辦理了遺體(整體)捐獻手續(xù)。
陳虹常說:“榮譽、名利對于我來說全是零,我生命的價值就在于奉獻,因此,我做公益會一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!
陳虹生病后,很多朋友都支持她把事情說出來,為自己爭取到幫助。很多媒體也希望采訪她,但都被她一一拒絕,至今能找到的關于她的報道寥寥無幾,并且這有限的幾篇報道也被她再三要求只使用化名。
陳虹給每一位看望過她的人都寫了一封信,信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感謝:謝謝你來看我、謝謝你帶來的燉雞、謝謝你陪我聊天、謝謝你幫我交費……在感謝之余,她偶爾還會加上些搞怪的字眼,讓大家也感受到了她的樂觀。她常在信中說:“感恩,是我抗擊病魔最好的良藥。”
這就是陳虹,把所有的愛都奉獻給了別人,不管任何時間,任何地點,她總是以最嚴格的態(tài)度來要求自己,總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“沖鋒陷陣”。她就像一面迎風的旗幟,自己飄揚的同時也引領著別人。 |